【聯合新聞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張宜菁,引用資料來源/大家健康雜誌】
台灣約有七成的民眾每日都會使用保養品,可見保養品在國人生活中占有極大的部分,但你可能不知道,市面上許多保養品都添加防腐劑。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主要過敏原即為「香料和防腐劑」。
添加防腐劑 保養品不易生細菌
【聯合新聞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張宜菁,引用資料來源/大家健康雜誌】
台灣約有七成的民眾每日都會使用保養品,可見保養品在國人生活中占有極大的部分,但你可能不知道,市面上許多保養品都添加防腐劑。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主要過敏原即為「香料和防腐劑」。
添加防腐劑 保養品不易生細菌
夏日肌養保養最麻吉--綠茶添加
喝綠茶有益健康,連皮膚擦上含綠茶成分的保養品也能讓肌膚更年輕美麗,你知道為什麼嗎?
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Dr. Zigang Dong教授指導的研究實驗顯示,茶葉中的多酚化合物可以預防紫外線UVB對細胞的破壞作用,同時阻斷正常細胞因為UVB的作用產生癌變的反應。Dr. Dong的研究小組認為,對於需要長時間曝曬於陽光或有較多紫外線環境下的人,在保養品中添加綠茶萃取成分並局部使用在皮膚上,可以達到減少日光性皮膚損傷,有助於降低皮膚癌的罹患率。實驗結果於2003年9月8日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
除斑求神效 貴婦抹美白霜 變關公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2009.07.17
最近紫外線強度高得嚇人,經常是瀕臨破表的程度。雖然防曬觀念這幾年來,經由許多皮膚科醫師、美容師、媒體,以及化妝保養品業者的鼓吹及放送,可以說是深植人心。但是,在實行上,一般大眾卻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完整的防曬觀念,皮膚科醫師呼籲,應該謹記「避、包、擦、補」四個動作。
防曬不是成人的專利,小朋友的皮膚比成人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但由於小朋友的修復力較好,曬完後脫層皮,感覺好像就沒事了。皮膚科醫師楊宏基表示,事實上,紫外線對細胞的傷害其實已經烙印在皮膚上了。等到年紀漸長,這些潛藏的傷害才會逐漸顯現出來。根據統計,一輩子50%-80%的紫外線曝曬是在20歲前發生的。所以,若能夠從小朋友階段就注意防曬,對於延緩二、三十歲後的皮膚老化,會有較明顯的效果。
捉緊青春不放,抗氧化保養品如何選擇?
青春易逝,如果年輕時不注重保養,等到皮膚鬆弛,斑點浮現再來補救常常是事倍功半。夏日艷陽高照,戶外紫外線經常過量容易造成肌膚的傷害,因此抗氧化保養更顯得重要。
炎炎烈日下要保持皮膚不曬黑很難。除了曬黑,更惱人的是日曬後出現的雀斑和黑斑。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美白方法很多,只是,到底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又經濟有效的美白淡斑方法呢?以下列出各種美白方法及原理,讓妳依自己的膚質狀況做最佳的選擇。
流行的美白方式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1. 吃:內服維他命C、薏仁等美白補充食品。
內服維他命C的方法是最經濟的,只可惜大部分左旋維他命C都在代謝過程中排出體外了,真正能達到皮膚起美白作用的很有限。吃薏仁對皮膚好,但實際的效果有待研究證實。
2. 注射:注射美白針,主要內容是高濃度左旋維他命C。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鹽類)對健康的影響 ---林口長庚 臨床毒物科 林杰樑 教授
最近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台灣人的體內塑化劑暴露劑量遠超過其他國家,引起國人相關的重視。根據2007年成功大學李佳璋教授的研究,國內孕婦尿液中塑化劑相關代謝產物的含量,高達先進國家孕婦的尿中塑化劑含量高8~20倍,同樣的陽明大學蔡美蓮教授也發現國內國人每天由食物中攝取的塑化劑(DEHP,屬於鄰苯二甲酸酯鹽類的一種)的總量高達每公斤體重33.4微克,是德國人的3倍。已經逼近歐盟所規定每人每天的塑化劑(DEHP)最大攝取值每公斤體重37微克,但遠超過美國FDA所規定每人每天的塑化劑(DEHP)最大攝取值每公斤體重20微克。國人暴露塑化劑的嚴重程度可見一般。
塑化劑的健康影響,以前的研究大多集中於老鼠的探討,最近10年來在人類的研究,已經逐漸清楚。根據美國環保署認定塑化劑(DEHP)會引起動物的肝臟腫瘤,為人類可能致癌物質,但WHO並不認為是塑化劑(DEHP)一種致癌物質。因塑化劑含有類似女性賀爾蒙的作用,長期大量暴露,恐引起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等女性賀爾蒙相關癌症的風險增加。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其生產男嬰生殖器官先天性異常風險越高,男性生殖器官到肛門距離越短。另外國內學者也發現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孕婦體內的甲狀腺賀爾蒙濃度越低,如此恐怕影響嬰兒的腦部發育,造成智能低下。孩童長期大量暴露塑化劑在女童會引起性早熟及乳房提早發育。性早熟的女童以後罹患乳癌、肥胖及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上昇。男童長期暴露塑化劑會引起女性化的頃向,造成行為偏差,會有喜歡洋娃娃、扮家家酒。因塑化劑有睪丸的生殖毒性,男童成長後精子稀少活動力弱,易有不孕。塑化劑過度暴露,孩童也容易產生氣喘、過敏性疾病。
塑化劑的使用理論上應使用在聚氯乙烯(PVC),不應該存在聚乙烯(PE)如塑膠袋、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如塑膠食物容器中。但是塑料的再回收使用,加上分類不清,造成有些台灣的PE塑膠袋、PS、PP塑膠食物容器,含有少量的塑化劑。因此國內學者研究發現便利商店的塑膠便當盒加熱過後,其食物中的塑化劑增加3倍,塑膠袋裝熱食也導致塑化劑含量大幅上昇。目前市面上能裝熱食的紙製容器大多數內層多有膠膜,換言之內層都有一層PE塑膠膜,並非使用食用蠟,因此紙製食物容器只能再加溫(Re-warm)不適合再加熱(Re-heat),其實任何塑膠食物容器除5號PP外,都不適合再加熱或裝滾燙熱食,5號PP食用容器的選擇,也應選擇知名廠商出品,標示有可微波者,才可用來加熱,最好能選擇無色且較有厚度者。保鮮膜也不適合用來覆蓋食物加熱微波,萬一要使用時保鮮膜一定要距離食物2公分以上,並且不要密封。含塑化劑的保鮮膜即使在室溫底下接觸含有油質的食物如:肉類、剩菜、起士(Cheese)等,也會造成塑化劑污染食物。因此建議:
飲料、保健食品中驗出含塑化劑(DEHP)讓人心驚,那麼化粧保養品中常被檢出禁用之美白成分有哪些?
消費者怎麼知道美白產品是否含有禁用的美白成分呢?
根據衛生署資料,常被檢出禁用之美白成分有下列兩種:
1.對苯二酚[Hydroquinone]:
皺紋悄悄爬上臉?常保年輕有妙方
鮭魚和其他的冷水魚一樣,不僅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還是 Omega-3 必需脂肪酸的最佳來源。皮膚科醫師裴禮康表示,必需脂肪酸能滋養肌膚,讓皮膚豐潤與年輕,有助於減少皺紋產生。
年輕油性肌膚的保養方式
就是那道光!油到讓妳眼睛閃到的光,妳看見了嗎?很多年輕妹妹臉上的妝因油性肌膚開始浮粉,呈現一個尷尬的景象。這是油性肌膚最易見的判別狀況。擁有油性肌膚的人,往往從青春期開始煩惱,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保養自己的皮膚;可能用了很多保養品,卻適得其反,越弄越糟,未能達到效果。究竟油性肌膚的人,平日該如何保養呢?
根據皮膚科學統計,氣溫每升高1℃,油性肌膚的油脂分泌量就會增加10%。因此一年四季中,春季、秋季平均氣溫約20-22度,可以說是油性膚質的人感到相對較舒爽的季節,夏季氣候炎熱,面臨與臉上油光抗爭的挑戰,至於冬季,油脂分泌量大量減少,可能膚質反而略乾。
外油內乾型肌膚如何保濕?
外油內乾型膚質的人常因自覺平時臉部過油,而使用清潔力較強的洗面劑洗臉,總在洗完臉後數分鐘,頓時感到臉部相當緊繃,甚至會有脫屑的現象,就塗起乳液來保濕。但其實沒過幾十分鐘,臉部的皮脂再度分泌出來時,如果再加上乳液裡的油脂,又徒增肌膚的油脂負擔,進而引起青春痘的惡化。
》夏日肌膚保養聰明選擇
臺安醫院皮膚科主任 沈兆煇醫師
對上班族女性而言,化妝是禮貌,但使用產品不當對健康可是有害。如果皮膚狀況非常良好,任何化妝保養品的色澤、香氣都可以依您的個人喜愛而選擇,購買前只要仔細比較產品的觸感、舒適杜、對皮膚沒有刺激感覺就可以了。但如果您長了痘痘、粉刺、色素斑以及皮膚敏感的時候,不妨聽從皮膚科醫師的建議,接受適當的調整和治療。
現代皮膚美容醫學已經發展得很好,但卻仍然有人用了來源不明的產品發生問題,其中不乏是朋友或鄰居相互介紹,也有透過誇大的廣告促銷,甚至是不肖業者提供非法的醫療行為,更令人沮喪的是到現在還有人迷信所謂的「祖傳秘方」!這裡面最嚴重的問題莫過於含「汞化合物」。因此消費者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檢查產品標示,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有時候產品使用方法不正確或用量過多時皮膚可能產生刺激性,然而真正的「接觸性過敏反應」卻是因為個人皮膚的特異過敏性,只要微量的過敏原即可誘發強烈的過敏性皮膚炎。據統計上,較為常見的「接觸性過敏原」為:香料、保存劑、染髮劑、綿羊油、燙髮液、溶劑(如Propylene Clycol丙烯乙二醇)、指甲油、防曬用品(如:PABA成分者)。
對抗自由基 抗氧化保養品要選對
【中國時報 陳旻苹/台北報導】 2007.08.01
女性為了提升皮膚的質感及保溼,常會搽各種抗氧化用品,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品齊表示,人呼吸就是為了氧,氧化是必經過程,抗氧化其實是抗自由基,近年來位居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罪魁禍首便是自由基,從自由基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開始,造成人體老化和疾病。為了避免自由基,女性不要盲目買護膚品塗抹,而宜慎選成分。
目前強化皮膚健康的方式愈來愈多,以往靠保健食品來照顧皮膚,如維他命C、Q10等,近來也有用藥物相關成分以搽的方式由皮膚吸收,減少不必要的代謝。
邱品齊醫師針對脂溶性與水溶性抗氧化用品進行研究比較發現,在脂溶性抗氧化物中,以艾地苯(Idebenone)分子較小、Q10分子較大,蝦紅素居中,刺激度均為中性;水溶性抗氧化物中,維他命C分子最小,但偏酸性刺激,綠茶多酚的分子較大,外用性質較不穩定。而在抗氧化能力,依序為:艾地苯、維他命E、Q10、維他命C、硫辛酸。
今天冬天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不僅讓人經常手臉冰冷,臉上肌膚也特別容易乾燥、脫屑。對此皮膚科醫師提醒,在乾冷的氣候之下基礎保濕更顯重要,保濕沒做好肌膚的角質層防禦力便會下降,不僅脫屑粗乾接踵而來,甚至還會加速肌膚老化。
至於該怎麼進行保濕保養,皮膚科醫師建議,「漸層保濕」才是王道,要想獲得全面性的保濕防護,可利用含有多重保濕因子的精華液,從裡到外,漸層保濕。醫師建議消費者可以選用含有玻尿酸及神經醯胺前驅物成分的保濕精華液,因為玻尿酸是最不容易受溫濕度影響的保濕成分,且零油脂;而神經醯胺則能滲透修復肌膚脂質層,形成水分與養分防護網,並發揮長時鎖水效果。
【文/吳宜亭】
冬天一到,小腿前側、手肘等部位總是乾癢難耐,不自覺就會伸手去抓,但乾癢只會在抓的當下暫時緩解,乾癢的問題還是沒解決。
皮脂分泌減少 冬季癢報到
每年一到冬季,皮膚科總是大排長龍,特別是在寒流期間,許多病人都是因皮膚癢的問題而求助醫師。這種因氣候乾燥,忍不住搔抓而引起的濕疹,俗稱「冬季癢」、「冬季溼疹」,正式名稱為「缺脂性濕疹」。